近几年随着各大城市面临停车难、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中央和地方详细出台了各类停车政策,智慧停车市场被引爆,城市级停车、停车场智能化等需求不断增多。为了规范智慧停车场建设,智慧停车国家标准于2023年发布,2022年北京、上海等地推出智慧停车地方标准,广东早在2020年推出了智慧停车行业标准。智慧停车产品分为停车信息采集设备、停车收费设备、 停车智能管控设备和停车信息发布设备四类,其中智能车位锁...
截至6月,单个招标项目的充电车位管理设备采购规模已从原先的几十台已上升至几百台,使用的充电车位管理方案也更加多样化,包括车位小道闸、车位相机+小道闸、车位锁、视频桩+车位锁等。
广东的建设指南发布稍晚,吸取了其他省份的指南编制经验,同时也是在深圳外环高速等重点项目上实践后完成的,在智慧服务区的建设要求方面比较务实,聚焦重点的公众服务体验和经营数智化,相比浙江的高标准,兼顾成本和效益,更易实施和普及,即使是最高G3等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建设的功能也只有3项,分别是停车位及充电桩动态监测、人流/车流动态监测、精准的服务区信息引导服务
由于燃油车“霸占”充电车位,新能源车主只能“干瞪眼”,无法顺利充电;充电桩停车位被燃油车长期占用,一方面导致新能源车找不到可以充电的停车位,另一方面,造成大量充电桩闲置,严重影响了充电桩投资方的收益;这也明显不利于国家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宏观政策的落实。目前最普遍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增加可以识别新能源车的摄像机,同时在充电泊位上安装车位锁。
国家海洋博物馆周边设有三处停车场:西侧、南侧和临时停车区域。该项目在西侧停车场的600余个车位安装停车地磁,车位状态通过LoRaWAN网关上传至IoT停车管理平台,经平台分析和处理,将各空余车位数据发布至三级引导屏。游客可根据引导屏提示以及地图导航快速找到空余车位,有效解决停车场管理难、车位占用率低、车主停车难等问题。
智慧高速作为“十四五”建设的重点,国家和地方都十分重视,为了避免建设盲目性和资源浪费,各省基于自身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实践,开始自行编写宏观指导性文件。自2020年初,浙江最早发布《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暂行)》后到现在,先后有江苏、宁夏(公路网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指南)、山东、川渝、北京、云南、甘肃、河南等地先后出台了智慧公路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探索从专业角度精准定义场景和要素。浙江:《浙江省智慧高...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5月17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第一条就是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
近日从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服务设施规范》出台,这是湖北省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管理规范,规定服务区内要为司乘人员提供手机充电装置以及剩余停车位提示等服务。《规范》首次将服务区由高到低分为A级、B级、C级三类,对各类服务区(停车区)功能配置做了详细划分。比如室外公共休息区,每单侧应至少满足10人同时休息,配置遮阳伞、防雨棚、桌椅等设施。室内公共休息区,每单侧应...
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全面提速。联耦科技聚焦国家政策热点,洞悉行业最新风向,将充电桩、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技术有机融合,自主研发LPWAN物联网网关和平台,支持接入各种传感器设备监测与采集充电桩的相关数据,并通过多样化的通信手段将充电桩与监控中心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充电桩的智能化感知与可视化监控。充电站物联监测需求分析1、充电...
智慧停车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前端智能硬件,用于采集和发送停车场(位)进出时间及车位占用信息;二是传输网络,用于传输停车数据;三是停车平台,用于处理停车数据及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四是支付技术。这四项技术近十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因此造就了今天日趋成熟的智慧停车产业。2021年,智慧停车新建及升级改造项目市场活跃,全年公开招投标规模达370亿元,加上未公开招标的项目,2021年全年智慧停车...
2021年11月,联耦科技官网隆重上线,官网主要为广大客户提供公司简介、解决方案、成功案例、新闻资讯等内容,欢迎大家光临和指导。武汉联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研发先进的物联网平台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五年来,联耦科技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致力于推动“物联网平台+行业应用”建设,实现传统行业无线化、数字化、智能化,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赖;作为领先的物联网技术...